為什麼大多數的德撲牌手不敢詐唬 ?
為什麼大多數的德撲牌手不敢詐唬 ?我們來考慮下面的撲克場景。這手牌是盲注5/10美元常規局,有效籌碼量為1000美元。前面玩家棄牌,Alice在中間位置用Q ♥ J ♥加注到30美元,被Bob在大盲位置跟注。
Alice曾和Bob一起打過牌,知道他是一個無位置意識的鬆弱玩家,喜歡游戲大量底池。
翻牌是Q♠8♠5 ♦,底池現在有65美元。Bob過牌,Alice為了讓她的頂對得到一些價值,下注40美元。使她驚訝的是,Bob做了一個200美元的巨大加注!
現在輪到Alice行動,她認為這是Bob的一種非典型玩法。Bob沒有一手強牌(比如55、Q8s、好踢腳的頂對或翻前慢玩的高對)很少加注。
當然,Bob所做巨大加注讓Alice感到困惑。這可能意味著Bob要嘛試圖迫使她放棄底池,要嘛他害怕另一張黑桃的發出導致自己的強牌輸給一手同花。
順便說一句,Alice不認為Bob拿著一副聽牌,因為如果他真有一副聽牌,他很可能跟注,在投入更多資金到底池之前先等待聽牌的完成。
總之,Bob的加注似乎是兩極化的,也就是說,他要么在詐唬要么有一手超強牌。然而,根據Alice的判斷,在這種場合詐唬似乎是不可能的,她決定冷靜地放棄她的頂對,等待下一個機會。
贏下底池的Bob隨即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然後把他的底牌正面朝上甩到牌桌上,即使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必這樣做。T ♦ 2 ♦!
“我拿著Brunson!我無法抵擋誘惑!”(譯註:撲克傳奇Doyle Brunson曾兩次憑藉同花T2奪得WSOP主賽事冠軍,因此同花T2也被叫做Doyle Brunson)
Alice隨即笑了起來,然後禮貌地敲了敲牌桌,說道:“好牌!”當然,Alice知道她的好牌被忽悠了。如果沒看到Bob的底牌,她怎麼能夠預知這種情況?
事實上,在類似這樣的場合她很可能無法準確地抓詐唬。Bob很可能用他的所有強牌(暗三條、兩對等等)做同樣的事情。
Bob在這種場合可能拿到比詐唬牌多很多的價值牌,Alice知道她做出了長期而言正確的決策。這意味著,如果類似的情況在將來發生,她將再次正確地棄牌。
雖說如此,Bob的亮牌對她很有用。Alice知道T2(至少同花T2)是一手Bob喜歡游戲的牌,因此下次她分析Bob的範圍時肯定會把這手牌加進去。好的,我們再回到之前的問題:
為什麼Bob的大詐唬即使對抗Alice這樣的強手也非常奏效?答案是,這種詐唬極其少見!
換句話說,Bob的詐唬是例外。如果Alice注意到Bob詐唬太多,她將從不放棄自己的牌。Alice棄牌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她知道Bob在那種場合詐唬不夠多!
我們現在做一個快速的數學計算來證實這一點。假設Alice的假定是正確的,根據她的判斷,Bob可能拿到以下底牌之一:AQ,Q8s,88,55和T2s。
我們來做一次組合分析。鑑於Alice的底牌已經有一張Q ♥,而公共牌是Q♠8♠5 ♦,剩餘的組合應該是:
l AQ:8種組合
l Q8s:2種組合
l 88:3種組合
l 55:3種組合
l T2:4種組合
總的說來,Alice將輸給8 + 2 + 3 + 3 = 16種組合但只打敗4種組合。那恰好是4:1。因為我們確定底池賠率是2:1,顯然她失敗的概率遠高於她的回報。數學告訴我們,她應該棄牌!
值得指出的是,Alice不需要知道Bob是用什麼牌詐唬。她只需要評估Bob的詐唬頻率。因此,只要Bob用少於8種純詐唬牌組合詐唬(使失敗率與底池賠率2:1匹配的閾值),她應該每次都棄牌!她恰恰是那樣做的。
1.深入探索
從技術上說,以上的4:1比率是不太精確的,因為它沒有考慮到Alice的勝率。事實上,Alice的底牌對抗Bob的上述範圍約有25%的勝率(equity)。
這意味著,她的失敗率只有3:1。雖說如此,這也不夠精確,因為Bob可能不會總是讓Alice看到轉牌和河牌,讓她實現全部勝率(或底池權益)。總而言之,4:1這個比率是對這個局面的一個極好的估算。
順便說一句,即使Alice認為Bob以同樣的方式遊戲一些較好的聽牌,她應該也不會改變棄牌的決定。這是因為那些組合聽牌對抗一對有很高的勝率,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佔優的。
例如,如果我們把下列底牌加入Bob的範圍:{J♠T♠,J♠9♠,T♠9♠,9♠7♠,7♠6♠,7♠5♠,6♠5♠,6♠4♠,5♠4♠,5♠3♠},Alice的勝率也只改進到35%,這意味著她頂多不虧不盈,而且得Bob允許她看完兩張剩餘牌!
2.普遍傾向
總之,因為Bob在類似這樣的場合詐唬不夠多,Alice應該棄牌。儘管電視撲克秀上可能有許多神奇的操作,但經驗告訴我們,像Bob這樣較少詐唬的人並非例外。
相反,他們是大部分撲克室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低注額級別尤其普遍。
通常說來,牌手們的詐唬頻率低於他理論上應該採取的詐唬頻率。因此,他們的下注行動平均而言更接近“誠實”(比如說價值牌)而非“不誠實”(比如說詐唬牌)。我喜歡把這種現象稱作誠實法則。上述觀點的簡略版本應該是:
誠實法則:從平均和長遠的角度來看,撲克是一種誠實的遊戲。
這裡的“誠實”是相對“不誠實”而言的,也就是說,下注和加注更接近價值導向(偏重於價值牌)而非詐唬導向(偏重於詐唬牌)。這個法則的另一種等效表述方式是:
誠實法則:總體而言,撲克人的詐唬(頻率)比他們應該做出的詐唬少很多。
注意:撲克人包括每一個打撲克的個體,從毫無經驗的撲克新手到世界上最優秀的牌手。
這裡的“應該”是指遵從德州撲克的博弈論最優策略(簡稱GTO策略)。GTO策略是一種完全可靠的策略,無論對手如何遊戲都保證使用它的牌手得到一個公平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我們知道GTO策略的存在,但我們並不知道GTO策略是什麼。雖說如此,我們可以通過專門研究德州撲克的某些具體局面得出一個“局部的”近似GTO策略。
我們根據經驗可知的是,平均而言人類的詐唬頻率遠低於他們(根據GTO策略)應該採取的詐唬頻率。換句話說,人類的玩法是不平衡的,他們的價值下注多於詐唬下注,而且牌手的經驗越少,這種差距就越大。
我們現在應該清楚地知道,即使在最高撲克級別,人類牌手在打德州撲克時維持一種在誠實和不誠實之間的完美平衡策略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意味著每個牌手的下注策略要嘛偏重於價值,要嘛偏重於詐唬。但是,這並未解釋為何大多數牌手最終偏重於前者而非後者。
為什麼總體而言牌手的下注更傾向於強牌、強聽牌而不是純空氣牌和邊緣詐唬牌呢?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牌手池作為一個群體是互不信任的。
簡而言之,我們都存在“信任問題”,而且有一種去驗證對手是否誠實的本能慾望。不管正確與否,這種普遍存在的“牌桌警官”心態造成的必然結果,就是牌桌上的“過度詐唬者”顯著減少。
這意味著,對抗大多數對手,習慣性跟注大注是不明智的,因為他們很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不誠實”。
3.誠實法則的證據
看出我們偏向於誠實的另一種微妙方式是仔細查看從翻前到河牌圈的所有行動。
例如,可以有把握地說,大多數人翻前不會放棄AA,但他們很可能放棄72o這樣的牌。Bob所做的加注更可能是AA而非72o。
這並不意味著Bob要么拿著這兩手牌之一,但如果他加注,很可能是前者。這已經是一種對於價值牌和誠實的輕微偏向。
同樣,我們可以看出牌手們往往偏愛遊戲有利可圖而不是無利可圖的底牌。這種小偏向的慢慢積累導致了一種嚴重偏向。
再來看翻後,人們仍在延續相同的傾向。一手好牌幾乎總是給牌手下注的信心,而一手差牌可能不會,特別是對抗多個對手的時候。
一手55這樣的牌在Q♣J♣T ♥翻牌面對抗三個對手看起來就像72。因為這三張大牌是牌手們經常遊戲的牌,一對5在這裡極不可能是最好的牌。
這種偏向一條街接一條街的漫延。測試這種理論的極好方式是觀察你能夠看到底牌的未經剪輯的牌局(例如《美國撲克之夜》)。無論牌手級別如何,你很可能觀察到以下傾向:
1. 翻牌圈主要看到的是有利可圖的底牌或可玩性好的底牌。
2. 大多數在翻牌圈得到改進的牌將去看轉牌。
當然,人們有時會以各種頻率偏離這些傾向,就像Bob在第一篇文章中決定用T2s去詐唬。雖說如此,少數例外無法證明誠實法則是錯誤的。恰恰相反,它們是誠實法則存在的強烈證據。
4.一個重要警示
當然,上述理論提到的不信任問題是以撲克圈的整體趨勢而言的,沒有考慮到對參與牌局的任何牌手的特別閱讀。
事實上,每個撲克場景都是唯一的,需要單獨討論。雖說如此,牌手們在他們當地的牌局忽略誠實法則之前需要三思,特別是在中低注額級別。
如之前所述,撲克電視秀往往著重展示創造性和無畏的詐唬,雖然這很有娛樂性,但它遠遠沒有反映出大多數現場撲克室的真實情況——絕大多數休閒玩家較少詐唬,且因為害怕被詐唬出局而抓詐唬過多。
這種看似自相矛盾的行為可以用下面的比喻來總結:Alice有時會被Bob的詐唬欺騙,但Bob總是為Alice買單,以確保那種情況從不發生在他身上。
【關於EV撲克( EVPoker )】EV撲克為GGPoker亞洲推出的全新撲克平臺,擁有特色遊戲功能「EV保險」機制,「EV保險」可確保玩家的資金安全與盈利,勝率達60%以上即可兌現,可讓玩家大大減少遊戲的波動。我們擁有WSOP世界撲克大賽以及國際撲克錦標賽MTT和SNG賽事,EV撲克致力提供國內最完善與公平公正的撲克平臺,立即註冊加入EV撲克與全球玩家一起同樂。
看更多EV撲克文章
前往 WPT世界撲克巡迴賽
前往 WSOP世界撲克大賽
前往 Andy Stacks 國際撲克牌手教學官網
前往 HKPPA 香港撲克牌手協會